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别信普通食品“保健”“治病”宣传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近日,保健市场监管总局、市场示别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提示,监管提醒广大消费者,总局中消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,协提信普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,通食不要盲目相信此类宣传。品治 近期,病宣有些网购平台不法商家把普通食品包装成“保健酒”“增高粉”“瘦身咖啡”,保健甚至宣称鱼油、市场示别代用茶、监管蓝莓、总局中消氨糖软骨素、协提信普红曲胶囊等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。通食个别品牌打着“营养师”“知名专家”旗号推销保健品,品治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。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,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、药品有着严格区分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、说明书,不得含有虚假内容,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。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。同时,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广告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也严令禁止对食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。消费者既要防范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,又要防范食品冒充药品。一方面,不法商家为兜售普通食品,刻意模糊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、药品界限,明示或暗示普通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或功效,比如在市场营销环节通过口头宣讲、微信群、宣传册、直播间话术等大肆宣传功效,炒作“养生”“天然”“调理”“减肥”等概念。另一方面,不法商家为兜售保健食品,通过虚构科学实验、营养指导、专家背书等方式,夸大功效或者宣传具有“降血压”“抗癌”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。 消费者选购声称具有健康功效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时,要认清、认准产品包装标识是普通食品、保健食品还是药品。购买保健食品要认清“蓝帽子”标志,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、说明书的要求食用。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。网上选购保健食品,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,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、微信群、小程序等推销信息。线下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,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。(鞠闻)
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洛阳市下月就开始供暖啦 快来看最新价格和时间
- 灰色瓷砖踢脚线装修指南
- 美國房市交易跌至10年新低,竟成聯準會的神救援?|天下雜誌
- 客厅、卧室、休闲区可以选用不同的实木地板哦!
- A股“较好壕”董秘!福莱特阮泽云身家26亿,企业新闻
- 华为评估风冷散热模块 Mate80系列或有望使用
- 萨内蒂:幸福和自豪,感谢国际米兰!
- “刷脸第一案”杭州开庭 或有助厘清收集信息边界
- 于旭波总裁会见The Global Foundation秘书长Steve Howard
- 红米Ultra发布了?怎么是埃安啊
- 广西制定“十严格”措施严防集中交易市场和商场超市疫情
- 光棍节变身促销节 淘宝家具单日成交超十二亿-
- FPT道路车辆机油:低耗与强韧的双重保障,护航引擎每一程
- “刷脸第一案”杭州开庭 或有助厘清收集信息边界
- 炫酷黑科技 !迪拜警察新座驾能悬空飞跃5米高空
- 仇恨加倍!杜少手刃旧主 39分是其最佳泄愤方式
- 艺术品市场的未来:投资者眼中的金矿,普通人手中的瑰宝 收藏资讯
- 汉阴:冬灌工作正当时 水润良田促增收
- 我买网参加2020中国国际坚果大会
- 科技股經歷金融海嘯後最慘一年,明年能有好表現嗎?專家分析3觀察重點|天下雜誌
- 搜索
-